跳到主要内容

2025产品经理必备技能:用自然语言驱动原型设计

2025产品经理必备技能:用自然语言驱动原型设计

一、为什么“说人话”成了硬技能  过去十年,原型工具从 Axure 到 Figma,迭代的是“画”原型的效率;今年开始,竞争的焦点变成了“说”原型的效率。原因很简单:  • 业务节奏更快——需求评审从周级压缩到日级,手绘+PRD 的传统流程跟不上。  • 团队更轻——小团队里往往没有专职 UI,产品经理必须自己把想法落到可点击的 Demo。  • 投资人/客户更挑剔——静态稿说服力下降,能跑起来的高保真原型才能当场拍板。

把需求直接“说”成可交互界面,正在成为产品经理的通用语。

二、“说”原型的 4 个落地动作

  1. 先写 30 字以内的“界面一句话”  公式:【页面类型】+【关键模块】+【目标动作】  例:「电商首页,三栏商品瀑布流,点击卡片进详情」。  这句描述就是后续迭代的锚点,越聚焦,AI 返图越准。

  2. 视觉对齐  用自然语言给修改指令,如“把卡片间距从 12 提到 24,品牌色 #0052D9”。一次只改一个变量,减少 AI 理解偏差。

  3. 把“交互”拆成状态表  与其写冗长的 PRD,不如列一张 3 列表:触发条件、界面变化、。  例:  • 触发:点击加入购物车  • 界面:按钮文案变为“已添加”+右下角出现小红点  •把这张表直接粘进 AI 原型工具,系统会自动绑定事件与动效,10 分钟就能跑通黄金路径。

  4. 建立“可复用提示库”  把高频需求沉淀成模板,命名规则:场景-终端-风格。  如「B2B 仪表盘-Web-浅色」「运营活动-app-毛玻璃」。下次直接调用模板,改 20% 关键词即可,节省 80% 描述时间。

三、避坑清单(来自 50 次实战复盘)  • 忌“开放式”描述——“好看一点”“高端一点”会让 AI 随机放飞,最好给出可度量词,如“字号 14、圆角 8”。  • 慎用否定句——“不要蓝色”不如“主色 #1A1A1A”,避免模型误判。  • 动效别贪多——一次性要求 5 个微动效,渲染时长会指数级上升;先跑通主流程,再迭代动效。

四、2025 年工具链最小闭环  需求池 → Notion 看板  一句话描述 → GemDesign(文生界面)  手绘/竞品图 → GemDesign(图生界面)  状态表 → GemDesign(交互原型)  微调 → GemDesign 编辑器  交付 → 一键分享链接

整个闭环压缩到 1 小时以内,产品经理就能带着可点击 Demo 走进评审会。

“自然语言驱动设计”不是替代产品经理,而是把 60% 的机械作图时间拿回来,让你专注定义问题、验证假设。会写 SQL 的产品经理在 2014 年更吃香,2025年轮到能用 30 个字生成高保真原型的你。